- 今年《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》出来时,养老金问题又开始被热议,据媒体报道现在一些银行开始改变养老金政策,已经开始面向小部分的客户内测个人养老金账户到底该怎么分发。从文件中可以看出:商业化运营个人养老金是必然的。
- 文件中讲,每个人的养老金在每年12,000元的限额在税前扣,实际税负从7.5%降为3%了,但现实往往不像表面那么简单。大家都不相信是真的彻底降税,有一些人说这个降税只不过是诱饵,目的就是让大家去交个人养老金,这个政策就相当于是平台上推出的优惠券一样,其目的是为了将产品推销出去,而不是说让你拿到便宜。
- 这个政策对于退休老人来说是一个大好处,可是年轻人却不这么认为,还是会有一些担心,毕竟年轻人到老还有一段时间,而这一段时间会发生很多事情,大家都预测不到。就像之前退休年龄在50多岁就可以退休,现在要到65岁,所以关于现在养老金扣税的问题,年轻人不认同的比较多,而此时又有了另一种说法,就是假如明年的养老金按年龄分配,满65岁发4000,满70岁发5000,随着年龄的增长拿的钱越多,这种方法可行吗?一起来看看吧。
- 一、不少地区开始高龄倾斜
- 每一年的养老金基本上都在三四月才会发出公告调整,现在我们去判断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其实是比较早的,只能算是一个预测。就像前面讲的面向工龄和年龄调整,这个政策到底能不能可行呢?其实这属于高龄倾斜调整,是养老金中的一个重要范畴,众所周知,养老金不仅有高龄倾斜调整,还有其他好几种调整,调整倾斜度也是不一样的。
- 目前对于高龄老人做出的调整,有一些市区已经在试行了,而且除了一些高龄老人,国务院也对于艰苦边远地区的老人做出一些调整。从去年一整年的养老基金调整的细则来看,我国大约有20多个省份城市对于年龄方面有一些调整,有一些是从65岁开始,有一些城市是从70岁以上的年龄来划分调整。
- 可以拿上海来举例,今年上海将年龄调到了70周岁,但是去年上海的调整政策是男性65,女性60,很明显这个政策经过一年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说明养老金制度和城市的经济所挂钩的,想要提前5年享受倾斜调整,还得看具体的城市规划。
- 二、大多数人的社保交费钱数不达标
- 按照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,其实主要的是基础养老金,而基础养老金主要由交费年限和本人交费的档次两者加在一起的,就比如说机关人员可能拿到的养老金要多一些,反观农村地区的一些老人,一年可能也就是1000块钱到2000块钱左右,这就是和自己平均消费指数密切相关。
- 每年的养老金政策是不一样的,现在实行的交费15年基础养老金领取15%的养老金计发基数,所以一些消费档次比较低的人群只能领取这15年的基础养老金,而一些交费年限较高的,像30年可以领取30%消费,40年可以领取40%,所以工龄实施的养老金其实是可行的,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按照高标准的基数交费,所以不会直接简单的出现按照工龄发放养老金,所以也就不会出现65岁拿4000块钱的养老金,或者是按15年工龄发放3000元的养老金的情况。
- 三、各位专家不同意
- 现在一些专家“何不食肉糜”的言论非常多见,就比如说养老金制度才实行了多少年,一些上了世纪的一些老农民兢兢业业的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,现在要到了领退休金的时候,可是这些专家却说,农民根本就没有为社会做过一些贡献,说他们学历低只知道种地,甚至还说种地只需要把种子撒在土地上就可以了,农民不用出力气,这种非常弱智的言论都是从一些专家口中说出来的,在他们的认知当中领不到高额的养老金,是因为他们没有本事,而不是因为这个制度出了问题。中国14亿人口当中老年人占很大的比重,尤其是一些农村老人,如果每人的养老金都能达到一个正常生活的水平,那一年可能也会有上万亿的增长,这一份钱养老机构出不起,而且就算出得起在很多专家认为也违背了经济学的发展,不符合市场的规律。
- 最近几年养老金继续上涨,国家也在全面对抗老龄化,而且还要实行全国统筹,要推进全国共同富裕,请看国家的下一步动向吧。
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