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,例行体检,基因检测,癌症筛查,成了很多人自查健康状况的指定动作。
癌症是大家都谈及色变的一个疾病,很多中老年人已经被癌症盯上,所以很多人会去进行癌症筛查,那么有没有必要这样做呢?
非常能够理解大家关心自己身体健康的心情,但是过度的癌症筛查很可能会害了自己,为什么这么说呢?下面听听中科院院士是怎么说的。
中科院院士: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,可能害了自己
对于预防和发现癌症来说,癌症筛查是非常关键的,但是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却表示,“并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”。
癌症筛查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,针对常见癌症进行身体检查,是常规体检的补充,能够让我们提前知晓患癌风险,或者发现早期癌症,癌前病变,方便及时干预。
但韩启德院士认为健康人数癌症筛查可能会害了自己。因为有一部分人最后不会演变成重症,提前进行手术相当于白挨一刀。
其次,如果筛查发现了可疑人员,需要定期随访观察,多次做检查会对人体造成伤。另外,癌症的潜伏期很长,早期筛查出疑似癌症,患者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。
韩启德院士指出,早期发现癌症的患者,不要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,有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检查。
身体健康的人不需要进行癌症筛查,只要改变生活方式,改善生活习惯,就能够降低细胞变异的可能性。
癌症筛查到底要不要做?
癌症筛查不能改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那么有没有必要做癌症筛查呢?对于韩启德院士的说法,普通人不能盲目遵从,也不能过于抗拒癌症筛查。
癌症筛查的对象是高危人群,临床上有很多常见癌症的筛查,已经比较成熟了,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癌症踪迹,比如宫颈癌,接触肠癌,乳腺癌。
癌症高危人群,对于肺癌,胃癌、肝癌等类型的癌症筛查可以以一敌三,所以还是需要做的,早发现早进行治疗,生存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做癌症筛查的高危人群,包括有癌症家族史的人,40岁以上的人,长期吸烟喝酒的人,患有某些疾病的人,生活在癌症高发地区的人,经常与致癌物接触的人等。
癌症有1/3是可以预防的,别忽略早期症状
大便习惯改变
如果发现大便习惯发生了改变,比如长期便秘或者腹泻,又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,有可能是胃肠道肿瘤导致的。
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
如果在半年到一年内,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,排除能量摄入不足,血糖异常,甲状腺功能异常,慢性腹泻等良性疾病的因素,有可能是癌症引起的。
持续性咳嗽
很多癌症都可能会导致持续性咳嗽,比如肺癌,肾癌,乳腺癌,结肠癌等。
体表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
如果发现颈部,腋下,乳腺,腹股沟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,还伴有红肿,疼痛,色斑或者颜色变化,要引起重视。
不明原因的疼痛
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,并且疼痛感越来越严重,要尽快去医院检查,找出疼痛的原因,警惕癌症的发生。
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