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给了子女生命,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,又花费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和精力,抚养子女长大。那么,等到父母到了六七十岁、生活不能自理的年纪,子女就该承担起赡养的责任。
赡养这一责任和义务,需要儿子和女儿来共同承担。在老一辈人的陈旧观念里,养儿为防老,仿佛只有儿子才靠得住,才有资格给他们养老送终。这一陈旧的思想观念,导致了“重男轻女”的现象越来越严重。
更有一些父母,处处防备和算计女儿,把儿子捧在手心里,把女儿踩在泥坑里。平日里吃的穿的用的,都是先紧着儿子,就连女儿读书的权利,也要剥夺,逼迫着女儿早早辍学打工,给儿子赚取成家生子所需的费用。
一边趴在女儿身上吸血,一边纵容着儿子的好吃懒做和不学无术,如此区别对待,女儿怎能不记恨?儿子又真的能如他们预想的那般,心怀感恩,为其养老送终吗?
02
“积蓄全部留给儿子,养老的事情就应该交给女儿。虽说儿子和女儿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,但说到底,儿子才是手心的宝,女儿出了嫁,就是泼出去的水,当初她结婚,我就没出一分钱,彩礼也给她扣下来了,现在更不会给她留下一毛钱的财产。我可以不给她留下财产,但她得给我养老送终,这是为人子女该尽的孝道。”
67岁的秦老太逢人就夸耀自己的“明智之举”,她誓要把自己的“先进经验”传授给身边的好姐妹们。
年轻之时,秦老太夫妻俩就深受“重男轻女”思想的荼毒,一心想要儿子。谁曾想,一连三胎,都是女儿,直到第四胎,才算是等来了儿子的出生。大女儿和二女儿被送了人,三女儿招娣没能送出去,由公婆养育长大。
前两个女儿被外地人抱养,至今无下落,三女儿招娣长到10岁的时候,公婆先后因病去世,秦老太夫妻俩不得不把三女儿招娣接回到自己身边抚养。对于这个女儿,他们打心底里是嫌恶的。
不过,女儿招娣也是有“可利用价值”的,比如说,夫妻俩忙碌之时,招娣可以帮着照顾弟弟,洗衣做饭也是样样拿手。后来,招娣读到初二就被父母逼迫着辍学外出打工了。
03
从14岁起,招娣就成了家里的“免费劳动力”,每个月所挣的钱全部上交。父母不舍得她这个摇钱树,对于媒婆所介绍的婚事,全都以“不舍得女儿出嫁”为由拒绝。
如果不是后来弟弟到了成家的年纪,秦老太夫妻俩着急抱孙子,招娣的婚事只会一拖再拖。33岁那年,招娣在父母的安排下,嫁给了41岁的二婚带两个娃的陈强。陈强家拿出了16万块的彩礼,才把招娣娶进门。
结婚以后,招娣照旧上班,工资也和从前一样,上交给父母。起初的两年里,丈夫陈强对于妻子的行为,倒是放纵,但招娣怀孕以后,因为害怕辐射,无法再进工厂里上班,没了收入,就无法继续接济娘家。
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丈夫陈强直接摊牌,不让招娣继续给娘家生活费。对于招娣夫妻俩的行为,秦老太夫妻俩很是不满,没少上门理论,经常对着招娣就是一波国粹输出。
04
女婿陈强不是个“软柿子”,有次争执过程中,给了小舅子几拳头,又推搡了秦老太夫妻俩,欺软怕硬的人,见到了硬茬,自然也就不敢闹腾了。
十年前,秦老太老伴车祸去世,得到了一大笔赔偿款,秦老太丈夫的葬礼,是女儿女婿一手操办的,儿子儿媳妇没出钱也没出力,只是在下葬当天露了一面。
即便如此,秦老太还是觉得儿子比女儿招娣好,并把赔偿款全部给了儿子和儿媳,女儿女婿不但白白出了丧葬的钱,还没有落得半句好。秦老太倒是心甘情愿给儿子和儿媳带娃,奈何儿媳妇嫌弃她,不愿和她住在一个屋檐下,更不愿让孩子和她亲近。
儿子也是个怕老婆的主儿,再加上秦老太老伴去世,没了靠山,她只能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下乡下老房子里,至于城里儿子儿媳所住的房子,虽然是他们出钱买的,但却一天也没有住过。
就算被如此对待,秦老太还是不改变自己的观点,凡是好事都想着儿子,出钱出力的事情,就想到了女儿。谁曾想,秦老太突发心梗,如果不是女儿女婿来探望她,被及时送往了医院,恐怕秦老太就要追随着丈夫而去。
住院一个多月,儿子儿媳都未曾露面,只是打来了一个电话,借口工作忙,抽不开身,便不来医院伺候了。秦老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,想着一年多以来都未曾来看望过她一次的儿子,幡然醒悟,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处。
在很多落后的山区,有些父母还在被“重男轻女”的思想所侵害,认定儿子比女儿金贵,就和秦老太一样,好事都想着儿子,女儿出钱又出力,最后还落不得一句好。其实,生男生女都一样,儿子和女儿不该被区别对待,否则,终将自食恶果。
-完结-
你身边有像秦老太夫妻俩这般迂腐守旧不讲理、重男轻女的老人吗?欢迎留言讨论。
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