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国家各项优惠政策逐步推出,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已迎来了很大提升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人居环境也迎来改善,而随着宅基地确权和土地确权工作的完成,农民和土地关系愈发紧密。
只不过,近日有消息传,从12月份开始,多地农业税将恢复,这让很多农民难以理解。其实这是一则谣言,真实情况是耕地建房要交税,普通人并不受影响,这是咋回事?
01、农业税将恢复?
提起农业税,相信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并不陌生,本世纪以前,农民大多依靠种地谋生,生活比较贫困,每年粮食收获后就要及时“交公粮”,交完公粮后,剩下的粮食就不是太多,大家只能拮据过日子。
其实,农业税自古就已出现,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大王朝的税收财政支柱。新中国成立后,因我国一穷二白,农业税就显得尤为重要,而9亿农民为了国家建设默默奉献,省吃俭用缴纳“公粮”,帮助国家度过难关。
当时的农业税是当年平均产量的15%,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收程度不同,农业税也有所不同。但随着化肥、农药的大量使用,以及机械化的开展,粮食产量大增,国家经济迎来稳定向好发展,以及越来越多农民外出打工,自从2006年开始,国家取消农业税。
为了鼓励农民种地,保证我国14亿人的口粮安全,国家还为农民种地提供多个补贴,如每年种植三大主粮可享受100多元/亩的补助。而这两年农肥价格大涨,国家也推出了“一次性粮补”,缓解大家的农资购买压力。
从这就可看出,国家心系百姓,怎么可能会征收农业税呢?网上所传的“农业税”,其实是耕地占用税。
02、耕地建房要交税
早在多年前,国家就提出了18亿亩耕地红线永不践踏的国策,可部分城市在扩张过程中,不可避免占用了农田,一些村民更是在农田中盖房,以至于耕地面积大大减少。
为此,国家近年来也加大了治理力度,发现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,一律拆除,并要求其恢复土壤生态,而占用一般农田的,可选择退房还田,不然就需要上交耕地占用税,也就是《中国耕地占用税法》。
从内容可见,只要是占用耕地进行建房或其他非农行为的,都需要缴纳一笔税费,每个地方的缴费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而有所不同。
如上海地区占用耕地需缴纳45元/平方米,北京为40元每平方米,粤苏浙闽四省为30元/平方米,最低税额为内蒙、青海、新疆等地的12.5元/平方米。
如今,各地都在重点治理土地占用问题,部分农民确实在农田上盖房,因而需要交上这笔钱。不过残疾军人、低保户、烈士遗属等家庭,无需缴纳这笔钱。
可见,国家收取耕地占用税,和农业税是两个概念,收取这笔钱也是为了遏制耕地被占用的行为。
当然,部分地区也对超占宅基地的行为进行了重点处置,毕竟宅基地必须遵循“一户一宅”的原则,且每个地区对宅基地的面积都有规定,一旦超出这一标准,那超占宅基地将无法进行确权,且还会收取一笔占用税,只不过每个地区规定不同,自然也要因人而异。
03、“两拆一改”来袭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收缴耕地占用税外,国家还展开了“两拆一改”工作,大家要注意。
1、拆除“大棚房”
早在18年开始,国家就展开对“大棚房”的清理工作,可几年过去了,依旧有一些人目无法纪,建造“大棚房”,这些大棚没有合法审批手续,看似是用于农业生产,实际上内里暗藏玄机,有些人在其中居住,也有人搞农家乐,显然属于违建项目。
2、拆除违章建筑
近年来,农村私搭的违章建筑并不少见,按理说农民想要建房需先审批,而后才能进行建造。但部分农民存在侥幸心理,他们私自建造房子,或扩大建造规模,改变原址,这些都是违章建筑,国家对此严厉清查。
3、危房改造
尽管农民生活水平提高,居住环境提升,但仍有一些人生活困难,房子建造多年没有维修,时间长了变成危房。
对于这些危房,国家也提供了补助金,保障每个贫困家庭都可改造危房,提升居住环境,不至于担心房屋倒塌问题。
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