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十年前的每一个村子里,必定有一磨房,磨房里有一台磨面机。
这磨面机在已经通电的村子里,就用电机带动,没有通电的村子就用单缸柴油机带动。
村子的磨面机主要是为村民服务的,有专人负责。磨面时收取非常低的加工费。
村子的人将麦子或玉米拿到磨房,将粮食倒进磨面机上方的铁“斗子”里,磨面机下方的一个面布袋就鼓起来,“斗子”里的粮食加工完了,面粉就在那布袋子,倒出来即可。
当然,如今的人已经看不到了这情况了。
崂山其中的一个村子早早地通电了,磨房的磨面机就用电机带动。方便、干净又省事。在墙上的高处,拉出来一根电线,安上电闸,一合,磨面机就转起来了。
电闸为什么安在高处,是防小孩子乱动。不安全。
这个村子的磨房是村子里的一个电工负责;磨房设在村子的东北角,离村子有几百米远的距离。
白天,电工就去磨房开门,有磨面的人来了,电工就合上闸,为其磨面。
晚上,电工就将磨房的门锁了;因为磨房隔村子较远,为安全起见,电工每一次锁门,都用两把大锁。
这一日的晚上,一邻居过来串门说:磨房夜里也加工粮食吗?
电工说,没有啊?邻居说,那日夜间,我路过磨房,亲眼所见磨房灯火通明,机器轰轰地响,你说没有?
电工认为邻居说假话,要不就是那天晚上他是喝大了,犯迷糊。因而没当会儿事。村子里的人称邻居是大酒壶。
但第二日,村支书过来了,问电工:今黑夜,深更半夜地,谁还加工粮食呀,有多少粮食白天加工不完啊?机器响了三四个小时呢!
看着书记,电工直摸脑袋。他昨晚在家睡了一宿,摸摸腰间的钥匙,硬硬的在腰间挂着。可是谁能进了磨房内合上电闸又拉下电闸呢?
他急忙去了磨房,门上的两把大锁完好无损。
他开了门,一切都正常,但去摸摸机器,机器是热的!他记得,昨天下午就有一人来磨面,机器早已停了,此时,机器不应该是热的!
电工百思不得其解,就围着墙根转,走至后墙窗下,发现一个不大不小的洞!
电工明白了。他不动声色,白天照旧加工粮食。收工时,他把电闸拉下,只是在电闸的把儿上,接上一根裸露的铜钱。一切停当,便锁门回家去了。
第二日,他又来到磨房,开了门,一股子烧糊了的皮毛味,一眼见电闸下一串电糊了的黄鼠狼子的尸体,从地面连接到电闸下。
原来在夜间,是黄鼠狼子一只只地互相踩踏着,把电闸合上,它们玩够了,还不忘记拉下电闸!
天下之大,真是无奇不有!
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。